“再过几天,这只猫头鹰就要带着小猫头鹰练习飞行了。”5月7日,在村民王林辉的带领下,笔者和动物保护专家一起走进天台县平桥镇峇溪村,寻找一个“恋旧”的猫头鹰“家”。
峇溪村前有峇溪,后靠凤凰山,风景秀丽,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经指引,笔者在王林辉家外墙上的老烟囱里,见到了这窝可爱的小家伙。面对陌生的镜头,它们不时探出毛茸茸的脑袋,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
“第一次发现猫头鹰还是1994年,当时只觉得屋外有鸟叫声,一看才发现是猫头鹰。后面就一直关注,发现它们每年都会来我家。”说起和猫头鹰的初次见面,王林辉印象深刻,那个时间,也恰好是他儿子出生的年份。
在实地了解情况后,天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吴春明介绍,“这是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领角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猫头鹰里属于小型,也是在天台最常见的一种。野生领角鸮寿命通常在七八年,如果它们觉得这里安全,习惯来这里繁殖,会每年过来。”
“每年到四五月份的时候,它们就来了,几个月后再飞走。”王林辉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它们练习飞行时的区域。“有时候飞到地上,飞不回去,我们就把它放回窝里,免得被村里的猫狗伤害到。”同时,他也引导村民和孩子们在碰到它们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如今,峇溪村村民也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共同保护好村里的这几个“邻居”。
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峇溪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升级。2022年,王林辉在对外墙统一美化时,再次选择保留这个用不上的老烟囱,默默为猫头鹰“守好”家,将这一份无声的关爱延续下去。
对于领角鸮“入住”村民家数十年的这一现象,吴春明认为,其原因在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提升。“一方面是老百姓对于猫头鹰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了;另一方面,这些鸟类在‘繁殖期’对栖息环境非常挑剔,也侧面说明天台的生态环境很好,让它们觉得这里很‘宜居’。”
编辑:王媛媛
审核:朱丽荔
监制:包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