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台州山高路远,地远人稀,是朝廷官员的贬谪之地。现在的台州是中国黄金海岸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是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带的成员城市。
台州是组合型城市,被戏称为“浙江散装地级市”,九个县市区,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各说各话 (方言不同),看起来就像各搞各,但个个都有几把刷子。一组合,就成为一座让人不容小觑的实力之城。
2022年,中国县域人口密度榜出炉,全国排名前十的县域分别是石狮、晋江、龙港、昆山、江阴、义乌、玉环、温岭、三河和张家港。
其中,台州占据二席,分别是玉环和温岭。
现在流行的众筹,在台州,20世纪70年代就玩得很溜了。众筹,在台州,土名叫凑份子、打硬股,学名叫股份合作制。
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是股份合作经济发祥地,是市场经济先发地。
中国民营经济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就是台州。
在台州,每九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
再告诉你一个数据,台州有经营主体82.5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9.57%,创造了80%的税收和70%的地区生产总值。
台州民营经济占比高过温州。没想到吧。
借用春晚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里的台词来说:改革春风吹进门,台州人民抖精神。改革开放中,台州的老百姓是最早觉醒、最早响应、最早创业的一批人。
第一个工商注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在台州,第一个扶持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文件也诞生在台州。
金融是经济的毛细血管。
台州的民营经济之所以发达,跟台州三家本地城商行提供的金融支持分不开。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三家城商行的地级市,正在创建中国小微金改示范区。
盘点一下台州的经济家底:台州有制造业企业8万家、规上企业5386家,拥有36个工业行业大类,2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73家上市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4位。
这个数据每天都在变,说不定,你读到这段文字时,又一家企业敲响了上市的金钟。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刚吹到台州,那些头脑活络的台州人,便背着蛇皮袋去了天南地北。只要政策对了路,冷饭也能发新芽,一根吸管利润8毫,有人年销售2亿元;一粒纽扣几厘钱,有人做到上市。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公司,大多是职业经理人文化,做起事来一板一眼。
在台州,九成半的企业是私人办的,私营企业主各有个性,如果拍部《台州BOSS图鉴》,可以看到很多传奇般发家史。
“实在”是台州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认可,台州的产品也是实打实的。
孙金标摄
台州是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中国微型轿车之都、摩托车之都、服装机械之都、家用电器之都、模具塑料之都、医药化工之都、阀门水泵之都、一次性医疗设备之都、工艺礼品之都……
台州有307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制造之都”不是浪得虚名的。
好产品,台州造!
来源: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市文史研究馆、台州发布
编辑:沈宇航
审核:黄晓扬
监制:周颖瑛
总监制:胡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