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5766123
当前位置:台州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消息

今天,和不同的“她”好好对话

2024/3/8 10:51:24

来源:台州日报

浏览量:145

 最美女神节

WOMEN'S DAY


“她”是谁?


她只是个普通人,生活中,她有N种身份,以女性的方式,鼓舞着身边的人前行。同为女性,她们更能看见女性的需求,女性的困惑,还有女性的力量。


“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和不同的“她”好好对话。


她把美,甩在了身后


一直骑行在路上,迎面而来的风柔软了许多,椒江的沈女士大致明白,外卖骑手一年四季最难熬的冬季,终于过去。


46岁的沈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上有生病需要每天吃药的母亲,下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家里每个月固定消费要五六千元。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三年前,沈女士想到出门去送外卖,“时间自由,又有好的收入”。


一天24小时,时间在沈女士的概念里,是以分秒计算的。


每天7点起床,送小孩去上课后,沈女士先回家打扫,再把母亲的午饭做好。10点,她准时出门,开启一天的骑行。


东商务区片区,是沈女士专送的范围。送外卖3个月后,她就能离开导航,在脑子里计算出最优路线,并以最快速度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一切都要快。


下午2点到3点,是订单较少的时间。趁着这个空档,沈女士赶回家,把晚饭提前准备好。等到孩子放学时间,她再抽空去接小孩,照顾好孩子老人的晚饭后,她再次出门。


太阳下山后,是上班族夜归放松的时候,也是沈女士一天最忙碌的时候。她要在不同的商家和顾客间折返,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


第二天,生活再次重复。


“大家休息,我在跑,大家在跑,我也在跑。”沈女士说。在同个驿站中的几名女外卖骑手中,沈女士是最拼的,业绩也是最出色的,每个月收入在1.2万元左右。


高收入背后,只有沈女士自己明白,为此,她付出了什么。


骑手都不喜欢雨天,尤其是冬季的雨天,湿冷夹杂着寒气,无论哪种雨衣都抵挡不住。冻久了,沈女士脸颊就会生冻疮,捂热的时候容易发痒。


雨天还容易打滑摔倒,是骑手逃不过的事情。“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摔倒了,摔倒起身后的第一件事,我要先去检查外卖箱里的食物有没有洒出来。”沈女士说。如果汤洒出来,沈女士就要赔付,也有好心的顾客选择体谅,不要她的赔偿。


每天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照面,沈女士心里着急过、生气过,也被温暖过。“有时候碰到新地址不熟悉,希望顾客帮忙指路,对方一听就挂电话。我只能花时间慢慢找。”最糟糕的一次,她去青悦城送餐时,箱子里的外卖全被偷了。“我一个一个打电话和顾客道歉赔偿,其中一名顾客一直说没事,100多元的餐,她说自己可以重新点。”电话这头,沈女士红了眼。


最累最难的时候,沈女士会想起家里的孩子,一个读小学一年级,另一个读大学。读一年级的小儿子,在沈女士开始送外卖后,学会了独立睡觉,“他很害怕一个人睡,我给他放了小夜灯,也给了他一只大海豚。每天晚上,他可以抱着海豚入睡。”家里的孩子,是沈女士每次出门的动力。


到了凌晨2点,东商务区逐渐归于平静。在骑手沈女士眼里,路变得宽敞起来,也更加孤独起来。


“东商务区的道路真的很美。”劳累了一天,沈女士往往会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慢下来,去享受路上的美景。


还好,春天来了,新的四季又重新开始了。待到春暖花开,待到孩子长大能够照顾自己,沈女士说,她要为自己而活。


无论哪个年纪,都来得及爱自己


王渟,台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一名90后。2015年她入院从医,直到5年前,因为个人兴趣,她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专攻方向,医美。



从涂脸护肤到医美护肤,女性对爱美的认知,正在变化。


走进门诊的患者,男女都有,但女性患者居多。不同年龄层患者背后,往往是一个群像故事。


25岁左右的患者,刚刚工作了几年,她们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开始有能力对自己的脸部皮肤,做一些改变。走进门诊前,她们往往需要给自己做不少心理建设,有些人担心费用太高,也有些人担心会复发。



“听从网上说辞,有些女孩走了不少弯路,使用了一些强酸性药品,最后变成了敏感皮肤。”王渟说起了自己的妹妹,一个脸部有雀斑的女孩,“一开始会不好意思,最后听从了我的建议,进行了专业治疗。”


30岁—40岁的女性,随着脸部胶原蛋白的流失,皮肤出现色斑、黄褐斑以及松弛现象。“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极度绽放之后开始凋谢。”面对这一自然过程,很多中年女性一时间无法接受,“她们要把自己记忆中‘少女’的样子,转化成‘妈妈’的样子,在心理上接受这件事很不容易。”


大家误以为,50岁—60岁的女性,不再在意个人形象。但王渟告诉记者,当老年斑爬上中老年人的脸部和身体,她们也很想变美。“有些是家人陪诊的,子女会觉得母亲这个年纪不需要在意美了。”在家人面前,中老年人会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爱美的意愿,性格强硬些的,最终能为自己争取到爱美的权利。


一张脸,往往能看见人生的酸甜苦辣。王渟发现,当一名皮肤患者前来就诊时,除了专业知识,更多时候,她要从心理上宽慰患者。


有脸部患痤疮的女孩,在美容机构多次治疗失败后选择“摆烂”,但她会对脸部刚生长出来的小红点,极度苛刻;有先天患太田痣,脸部有大面积青紫色印记的女性,长时间被皮肤问题困扰着,终于鼓起勇气走进门诊寻求帮助;也有女性习惯用放大镜看待自己的每寸皮肤,过度医美……


“我们身体的系统就像一个跷跷板,当一个人的青春期容易长痘痘,她年长后更容易抗老。当一个人脸部长了痤疮,她的免疫能力可能更强。”站在专业角度,王渟安抚过不同的患者。


同为女性,对于爱美之心,王渟习惯换位思考。当自己的专业技能,让一群女性重新爱上自己,自信地面对生活,王渟觉得有了意义。


除了坐诊,日常工作中,王渟也会走进学校教学,走进不同的单位科普皮肤知识。对于一个90后来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孩子身上,“轻度搅动”一下


第一次做直播时,梁栩的腿一直发抖。


她手里拿着《论语》,口里念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心底给自己呐喊,念着念着仿佛就有了支撑点。站在镜头前,她松弛了下来,大胆说出自己的新项目:新苗项目。


梁栩是路桥区路桥街道妇联主席,学习到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社会情感课程时,她深受感触。日常工作中,她接触到不少困境儿童,这群孩子的父母,往往苦于生存,很少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陪伴。


心苗,指的是心理疫苗,如果孩子在青春期之前上过社会情感课程,以后青春期不良行为、辍学率,还有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概率都会大大减少。同时,孩子们的自信力、抗挫力、思辨力、社会力也会大大提高。


“新苗项目优先招收困境儿童和随迁子女,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他们身上‘轻度搅动’一下。如果我一年能帮助50个孩子,10年就可以帮助500个孩子,想想也挺有价值的。”这是梁栩的初心。


梁栩(左)


直播,是项目落地的第一步。“我只知道这个课程很好,对我们社区孩子很有帮助,未来计划没有多想。”回头看,梁栩能看见过去那个一心赤诚却又欠规划的自己。


项目实施下来,一路跌跌撞撞,资金、师资是项目落地时的难点。但这一路,梁栩收获了很多女性的善意。


“李飒老师来自无锡,她学习的情感课程正好需要落地,我把她邀请过来上课。每次线下课程,她会专门从无锡赶过来。”梁栩就像颗纽扣,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晶晶原本是名银行职工,做社会情感工作时,她慢慢喜欢这份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向。还有一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每次梁栩有知识点上的困惑,她都愿意倾囊相授。


这个项目,成了一群女性不计成本的共同付出。


2021年至今,新苗项目在周末不定期举办过多次课程,比如《儿童哲学》《微笑守望者》《非暴力沟通》课程。针对养育者的难题,社区推出了《正念养育》课程。新苗项目还走进路桥10多所学校,给上百名学生带去不同的情感体验。


每次课程中,10多个孩子或家长围成一圈,在老师的指引下,慢慢认识自己的情绪。整个课程,老师没有批评或惩罚,完全靠爱和情感链接来控场。


每次情感教育结束,都会有一次复盘的时间,有孩子说:“课程像药丸,把他的心治愈,见到人生彩虹。”也有孩子说:“每次上课,老师对我们都很真诚,很打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方向,还有前进的动力。”也有家长说:“我十几年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让孩子活在惊恐之中。”


很多次,站在教室边上的父母,听完孩子们的复盘,会泪流满面。梁栩同样被打动,“这群孩子才是我的彩虹,他们的反馈卡,有些我会一直放在办公桌上。”


对于梁栩而言,一切努力都有了意义。


今年,新苗项目得到了政府资金上的支持,梁栩又有了走下去的动力。偶尔,她会想起当初直播时的自己,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冲进大海,丝毫不顾呛水带来的惊恐。这么多年下来,现在,她已经慢慢学会在海上浮起来。


以上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深一度


她们的力量


元萌丨文


又一年的国际妇女节,我们依旧致敬身边的女性力量。去年,我们关注“全职妈妈”,今年,我们同样以女性视角写女性,聚焦平凡中的不凡。



三年前,我在《人物》上读到一则长篇报道《平原上的娜拉》,深受触动。主人公刘小样,一位关中平原深处的农村妇女,曾多次写信给国内最早的女性栏目《半边天》,节目组读过她写的信,前去采访了她,也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了与以往农村女性主流叙事截然不同的声音。


“我宁可痛苦,不要麻木,我不要我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我就很满足。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就很好了。”这场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女性觉醒,不只在于想走出农村这片土地,更在于想要走出人生的困局,正如1923年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写,“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


从觉醒到“出走”,再到“出走之后”,不仅是平原上的“娜拉”选择了这条路,如今,更有千千万万的“娜拉”选择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或许,女性力量的根源,就在于不顺从。


女性身上,焕发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不同的“她”,都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有的女性从事社会工作,用互相传递的善意托举起他人的生活;有的选择回归家庭,但不曾忘记来时的爱与理想;有的选择换个方式爱自己,过一种不被定义的人生……


正如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所说,“人生中有选项,对于女性非常重要”。如今,广大女性在自己的人生剧本中,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她们也可以跳脱出既定的轨道,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拥抱更自由、更开阔的世界。


一名女性首先得成为“她”自己,然后才是女儿、妻子、母亲。而女性力量的另一重呈现,就在于撕下社会所赋予的种种身份标签,成长为不依附于他人的独立个体。


有时,外界对女性的规训与期待,一步步将她们塑造成更“完美”的人。比如,期待她做个好妻子的同时,又要做个好母亲;期望她照顾家庭的同时,能兼顾好自己的事业……


但在成为“她”的道路上,不那么完美又如何?每位女性的生命,都像是一场漫长跋涉,哪怕是一连串平凡的足迹,都是属于女性独一无二的人生旅途。


街拍治愈系笑容,真美




编辑:单露娟

审核:吴世渊

监制:于鹏

总监制:杨育杨

 来源:台州日报

台州生活网 www.0576.com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3105766123
  • Q Q: 1860576
  • 微信: 13105766123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台州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青ICP备2023000013号-6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