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大体老师”后,他的妻子也签了志愿书
2024/3/29 8:39:04
来源:台州日报
浏览量:63
在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周志康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它的意义。
成为一名“大体老师”,是周志康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2021年,周志康突发脑溢血,身上插满了管子,且又正处疫情期间,家属难以陪伴身旁,他在ICU病房孤独地坚持了一年半。
没成想,不幸再次找上门,周志康感染了新冠肺炎。“我想放弃了。”他对妻子说,“我的眼角膜可以早点帮助其他病人重获光明。”
2023年1月,周志康病逝,捐献出自己的一对眼角膜和遗体。周志康的妻子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每逢清明,我们都会怀念像周志康一样用大爱诠释生命的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2024年3月28日上午,台州市红十字会在路桥螺洋街道莲花山公墓举行“生命·礼赞”——台州市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周志康的妻子来到了现场。“我的丈夫和我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想法也很朴素,一辈子没有什么能力对国家、对社会作出大贡献,在人生轨迹中也没留下什么光辉的印记。去世后,我们的遗体可以交给医学界,为医学所用,健康的器官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病人,使他们获得重生,我们逝去的生命也就有了意义。”她说。
“当我们走进肃穆的实验室,是否会忆起那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我宁愿你在我身上划千万刀,也不愿你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活动现场,台州学院医学院学生代表深情诵读致“大体老师”的一封信——《彼之血肉 吾之医理》,以此表达尊敬与感激之情。捐献者家属代表、台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医学院学生和老师向捐献者默哀致敬,并敬献白菊花、点燃白蜡烛。
近年来,台州市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规范开展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关怀等工作,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推动生命礼赞场所建设、加强协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设立生命关爱专项资金、实施“小桔灯”捐献者家庭关爱项目等。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是项崇高而光荣的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认可,并参与其中。”台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涂道兵介绍,截至2023年底,台州市共有231名捐献者,为700多名患者带来了延续生命或重见光明,全市有2.9万名爱心人士主动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
编辑:金子莘
审核:柳祥宝
监制:黄元杰
来源:台州日报
台州生活网 www.0576.com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