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深观察丨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要不得!
2024/3/29 14:28:07
来源:台州日报
浏览量:68
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而频频起火的背后,除了车辆充电不规范、违规停放等原因外,电池质量缺陷、非法改装改造等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那么,台州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非法改装的现象?对此,相关部门有什么治理措施?
来看望潮客户端记者的采访
(视频时长:1分31秒)
非法加装电瓶
不符合相关规定
3月21日上午,椒江中心大道和开发大道交叉口,台州市公安局交警局直属一大队三中队的交警们正在对过往的电动车进行检查。此次检查的重点是驾驶改装、拼装、加装的电动车上路的违法行为。很快,交警便发现了一辆非法加装电池的电动车。“按规定,电动车只能装4个电瓶,1个电瓶是12V,总电压是48V,这辆车加装到5个,总电压达到了60V,不符合相关规定。”民警吴洪波说。
按照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kg,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显然,这辆电动车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台州市公安局交警局直属一大队三中队指导员郑磊告诉记者,为了增加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或者让骑行速度变得更快,有的车主擅自加装电池,而这可能会导致电池功率、重量等技术参数,与电动车的充电器、车速控制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参数不匹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要为了贪图车速快、续航长,就擅自改装电瓶,这都是违规的。交警也会不定期地在路面对电动车进行拦截检查,如果存在相关违法行为的,我们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非国标电动车
还有人在使用
除了非法改装外,非国标电动车也会因为使用时间久了等原因,带来安全隐患。根据《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自备案之日起使用期满七年的,不得上道路行驶;使用期未满七年的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得上道路行驶。但实际上,仍有小部分市民在使用非国标电动车。
3月22日上午,在黄岩北院大道和锦川路的交叉口,台州市公安局交警局直属二大队三中队的交警发现了多辆非国标电动车上路行驶。
检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非国标电动车大多已使用多年,车身老旧,车主们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已经买了一辆新的电动车,但是今天没电了,在充电,平时都不开旧车了的。”一位被查处的车主说。
交警局直属二大队三中队副指导员王斌宏告诉记者,由于该片区聚集了北城工业园区、澄江工业园区等多个园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不少人对淘汰非国标电动车缺乏了解,加上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在驾驶非国标电动车。“如果非国标车已经开了五六年以上,那这种车的电池就已经老化了,可能会存在电线短路等问题,容易带来消防安全隐患。新国标车的性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系数都在参考范围内,相对来说比非国标车要安全一些。”
记者暗访多家销售门店
改装、加装服务普遍存在
“新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那么,对于这一要求,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执行得如何呢?记者对市区多家销售门店进行了暗访。有几家门店的销售人员主动提出可以提供加装电池的服务,“你想让续航更长一些的话,我就给你装5个电瓶,只要加100块就可以,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的。”“我帮你解码,这样最快速度可以从25km/h调到40km/h,然后加到5个电瓶,这样速度和续航都可以增加。”
有销售人员坦言,由于“新国标”电动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允许超过25公里,有些顾客明确表示对提速有需求,因此,尽管知道改装是非法的,为了做成生意,他们也只能冒险提供相关服务。“这样改了后当然是有安全隐患的,但是很多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就是要速度快,不会考虑匹配不匹配的问题。那我们门店也没有办法,为了满足他们,只能偷偷摸摸给电动车解码。但说实话,这是违法的,是不允许的。”
电动车加装、改装
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2023年以来,台州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警177起,占火警总数的3.5%,而因充电过程中电池故障引发的火警有81起,约占总数的一半。
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避免电动车发生火灾,重点是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但现实情况是,大家对于电动车安全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老旧电动车没有及时更换,对电动车进行擅自改装、加装、不规范维修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电动车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火灾。
“我们这几年接到过多起电动车火灾报警,很多是老旧电动车引起的火灾,因为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电池、线路都可能会老化,引起火灾的风险会比较高。还有电池老化后,很多人为了贪图便宜,就去更换一些劣质的电池,有些可能是二手、三手的电池,那么这些电池就可能和原先电动车的线路不匹配,也会有发生火灾的风险。还有一些人在买了电动车以后,会选择对电动车进行改装、加装,那这个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就可能会超负荷,并且跟原先的设备不匹配,会有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执法干部关益达说。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打击非法改装、加装
那么,经营者对电动车进行非法改装、加装等行为,相关部门是否知情呢?随后,记者来到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情况。产品监管处处长夏建华告诉记者,对于这些非法经营行为,他们在日常监管和明查暗访时都有所发现,也在去年进行过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但要彻底消除这一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在流通领域是部分存在的,去年我们开展的电动自行车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就查处了70多起质量违法案件,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经销商在销售环节改装车辆。但更多的改装是发生在消费者购买了电动自行车后,登记上牌后再让经销商或维修店进行改装。这种违法改装行为,随机性较强,执法部门很难查处,而且我们市场监管部门也无权查处,因为根据《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规定,上牌后的电动车非法改装应由公安交管部门负责查处。”
夏建华告诉记者,为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安全把控,提升安全水平,3月1日,他们再次部署了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聚焦质量安全、非法改装等问题,严厉查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无证生产、不按照标准生产等违法行为,打击电动自行车销售者、维修者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行动将持续到12月底。
“一方面要对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全面排查,如果发现问题,我们要依法进行处置,包括对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的暗访;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等监督抽查的力度,增加抽查频率,提高不合格产品的发现率,倒逼企业重视质量安全管控,让更多的不合格产品从市面上消失。”夏建华说。
除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电动车生产、销售外,消防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提高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意识,不要非法加装或者改装。
“一旦电动车发生火灾,它的燃烧和蔓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旦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我们建议广大市民,一定要高度关注自己电动车的安全问题,一方面要采购合格的电动自行车来保障安全;另一方面不要对电动车擅自进行改装、加装,如果有问题要到正规的网点去维修。”关益达说。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台州深观察》热线电话
88901890
编辑:周晓霞
审核:王倩倩
监制:高建平
总监制:林学富
来源:台州日报
台州生活网 www.0576.com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